一、展会信息
展会名称:秋季广交会一期 CANTON FAIR 消费电子、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建材五金、电力照明
展出时间:2025.10.15-10.19
展会周期:一年两届
展出地点:广交会展馆-广州琶洲馆
组展单位:南京信升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二、展会简介及市场情况
一、2025 年展会活动:政策赋能下的全产业链对接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第 138 届秋季广交会一期将于 10 月 15 日至 19 日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举办。依托 RCEP 区域贸易额占比提升至 30% 的市场机遇、“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基建需求释放,以及展会推出的 “展位费减半 + 线上服务延期” 惠企政策,一期以 35 万平方米展览空间、超 3.1 万家参展企业及 22 万名全球采购商的规模,聚焦消费电子、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等五大领域,构建 “实体展 + 数字展” 双轨驱动的全球贸易核心枢纽。
1. 展品矩阵: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 的升级
一期按产业集群划分 8 大专业展区,形成 “智能终端 + 新能源装备 + 高端制造” 的精准布局,深度适配全球市场对创新、绿色、智能产品的需求。核心的 “消费电子专区” 彰显技术突破:华为展示 Mate 70 Pro 折叠屏手机,搭载自主研发的卫星通信芯片,已获东南亚、中东市场 120 万台预订单;大疆推出农业无人机 T650,配备多光谱成像系统,在巴西大豆种植区实现精准植保,作业效率提升 40%。“汽车摩托车专区” 聚焦新能源转型:比亚迪展出定制版元 PLUS EV,适配欧洲充电标准与道路法规,在德国、法国市场占有率突破 18%;春风动力带来电动摩托车 ZEEHO AE8,续航里程达 200 公里,获意大利经销商 3000 台采购协议。“工程机械专区” 呼应基建需求:徐工集团携 XE380E 电动挖掘机亮相,搭载智能能量回收系统,符合欧盟 CE 认证,已服务于波兰公路项目;三一重工展示 SYM5310 混凝土搅拌车,针对东南亚高温环境优化散热系统,在印尼基建项目中批量应用。“建材五金与电力照明专区” 突出绿色理念:欧普照明推出太阳能智慧路灯,集成 5G 信号基站功能,在非洲 20 国乡村通电项目中中标;坚朗五金展示低碳门窗五金系统,碳排放较传统产品降低 35%,获英国建筑商批量采购。
2. 论坛与对接:政策解读与全球联动
“RCEP 框架下的贸易便利化论坛” 是核心环节,汇聚海关总署、商务部官员及 RCEP 成员国经贸代表,详解区域原产地规则、关税减免政策,以及广交会展品 “一次认证、多国互认” 机制。“全球采购商配对会” 精准发力:组委会联合 227 家全球招商合作伙伴,提前收集 1.2 万家境外企业需求,组织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开展一对一洽谈,针对 “一带一路” 项目推出 “产品 + 运维 + 培训” 套餐 —— 中国进出口银行现场为 800 台比亚迪电动车采购提供低息贷款。此外,“外贸创新发展研讨会” 直击行业痛点,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指出:兼具技术创新与合规认证的产品是抢占国际市场的关键,展会现场促成徐工与东南亚基建企业的 10 亿元工程机械订单。
3. 体验与服务:数字赋能与成本减负
展会创新打造 “线上线下融合体验区”,线下设置智能终端交互、工程机械操作模拟等场景,观众可现场测试华为折叠屏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徐工挖掘机的精准操控性能;线上通过 3D 展厅、实时直播实现全球客商 “云看样、云洽谈”,已付费企业可免费延长半年线上服务套餐。组委会专设 “贸易服务中心”,提供 RCEP 原产地证书办理、知识产权保护、跨境物流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将出口周期缩短 25%。本届展会延续展位费减半政策,乡村振兴展区全免费用,惠及超 3.1 万家企业,其中 5000 余家新企业首次享惠,有效降低企业参展成本。
二、发展历程:从 “破冰窗口” 到 “开放标杆”
广交会自 1957 年创办以来,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办,发展轨迹与中国开放进程深度绑定,历经三阶段成长为全球贸易重要平台,周恩来总理亲自定名为 “广交会”,赋予其 “展示新中国形象” 的使命。
1. 奠基起步期(1957-1978):封锁中的 “破冰窗口”
1957 年首届广交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办,展览面积 1.8 万平方米,13 个交易团、1223 家企业参展,展品以茶叶、丝绸等初级产品为主,吸引 19 个国家的 1228 名采购商,在西方封锁中打开对外贸易缺口。这一阶段,广交会承担 “出口创汇” 核心任务,1957-1965 年出口成交占全国总额的 17.81%,“重合同、守信用” 原则成为中国外贸信誉基石。1974 年展馆迁至流花路,规模扩大至 8 万平方米,开始引入机械类展品。
2. 扩张成长期(1979-2012):市场化的 “规模引擎”
改革开放后,广交会进入快速发展期,1989 年参展企业突破 5000 家,1999 年展览面积扩至 30 万平方米。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后,民营企业参展占比从不足 5% 跃升至 2012 年的 80%,机电产品出口占比突破 50%。2007 年首次设立进口展区,实现 “卖全球” 与 “买全球” 双向互动,2010 年迁至琶洲新馆,展览面积达 110 万平方米,成为全球最大单体会展场馆。这一阶段,广交会从 “计划经济窗口” 转型为市场化贸易平台。
3. 转型跃升期(2013-2025):高质量的 “创新标杆”
2013 年以来,广交会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参展占比超 30%。2020 年推出 “云广交”,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展;2025 年第 137 届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 219 国超 22 万名采购商到会。第 138 届进一步升级,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覆盖 110 国,优质企业参展数超 9700 家,取消初创企业出口额限制,新企业达 5000 余家。从 “出口创汇” 到 “进出口平衡”,从 “代工产品” 到 “自主创新”,广交会成为中国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
三、产业价值:双循环格局的核心支撑
在 RCEP 深化与全球贸易格局演变的双重驱动下,广交会已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 “黄金跳板”。通过展会达成的订单占全国一般贸易出口的 15%,其推出的惠企政策与数字化服务,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外部风险。作为获 UFI 认证的顶级展会,它不仅记录着中国从 “封闭经济” 到 “全球开放型经济” 的转型,更搭建起覆盖 219 国的贸易网络,成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传递中国开放决心的核心窗口。
三、展品范围
1、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及配件:采掘机械、凿岩机械、钻探设备、铲运设备、起重设备、挖掘机械、装载和运输机械、选矿和探矿设备、矿石破碎粉磨机械、桩工机械、建筑机械、输送设备、烘干机、金刚工具、风动工具、测量设备和工具、轮胎、牵引机、液压元件、压缩机、阀门、泵、齿轮、过滤器及配件、轴承、密封件、密封剂、润滑油及润滑设备、矿业技术、爆破服务、钢铁、铝等材料供应;
2、矿用车辆、矿用车辆远程控制系统、矿用车辆信息数据系统、矿用车辆电子保护系统、矿用车辆专用照明、特种车辆和重型设备配件等;
3、安全、健康和环境及相关产品:通风设备、除尘设备、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设备相关产品等;
4、相关咨询与服务等。
还有优秀展位正在报名中,展会资料和展位图欢迎咨询~
股票配资电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