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网记者 高瑞嵩 青岛报道
企业家是城市的标杆,他们的拼搏精神与城市精神同频共振。
青岛这座承载着百年商埠基因与现代开放气质的城市,正试图擘画一幅超越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崭新画卷。这幅画卷的主题,关乎经济活力,关乎城市灵魂,更关乎一种弥足珍贵的社会风尚——让尊重企业家、呵护创业精神,如同海风般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青岛独具魅力、引人入胜的“另类风景”。
自2021年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以重大事项决定权形式确立每年11月1日为“青岛企业家日”,这座城市便开启了一场持续而深刻的城市价值重构与营商生态培育。如今,第五个“青岛企业家日”如约而至,其精心策划、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正是对这一“风景”的系统性描摹与深层夯实。
把“节日仪式”转变为“城市常态”
设立“企业家日”,其深意在于通过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向社会昭示企业家价值的不可或缺,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尊商重企从临时性、节点性的“关怀”,转变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基因”,由此即可体现出青岛对企业家和企业的礼遇。
2025年的“青岛企业家日”系列活动,鲜明地体现了这种从“一日”到“每日”的升级努力。主题“厚植家国情怀 保持发展定力 增强发展信心 弘扬企业家精神”,精准切中了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家群体最需要的精神滋养与信念支撑。
今年的系列活动并非局限于11月1日前后,而是由市民营经济局牵头,联合30余家单位(区市)制定了覆盖全年的《2025“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活动计划表》,内含近百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这种“提前谋划、贯穿全年”的安排,旨在打破时间壁垒,让致敬企业家、服务企业发展的行动永不落幕,真正营造出“在青岛每一天都是企业家日”的浓厚氛围。这本身就是一种姿态,让尊重不是应景之作,而是融入城市发展肌理的自觉行动。
把“政策供给”转化为“主动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话语掷地有声,赋予无数民营企业信心和方向。
一座城市能否形成尊重企业家的风气,关键在于政商关系的健康度与亲和度。青岛的实践,正是对这些重要精神的具体呼应,其着力点正从单纯的政策优惠、资源倾斜,转向构建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系列活动中,“深化政企沟通对接”被置于突出位置。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企交流恳谈会,不仅是倾听呼声的平台,更是职能部门现场回应、解决问题的“考场”。“金企对接‘春雨行动’”“工赋·青听”场景对接、“宪法宣传周”、青关普法基层行等,体现了政府部门主动服务、精准滴灌的取向。
(图源: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类活动,如“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金融小咖小微行”“融担走进区市”“金秋招聘月”“一线联企助力行动”“访千企解难题”等,则直指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致力于建立民营企业诉求闭环解决联络机制,践行“企事有解”的承诺。这种由“管理”向“服务”、由“被动审批”向“主动赋能”的转变,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的基石。
除此之外,青岛市还通过构建多维宣传矩阵赋能企业发展。比如,今年6月份,一场由青岛市委网信办、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主办的2025青岛市隐形独角兽企业媒体行取得圆满成功,近20家中央、省、市级媒体实地走进7家细分领域隐形独角兽企业探访,用文字叙写企业发展故事,用镜头记录企业实际风采,实现全网1600万+点击量,收获了用主动服务赋能企业发展的实际成果。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刚刚发布的《2024-2025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青岛成功上榜全国十大“年度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成为山东省首次入围该项目的城市,充分展现了城市营商环境的优越性。
从“经济贡献”上升到“精神礼赞”
尊重企业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创造税收、解决就业等经济贡献的认可上,更应升华为对其内在精神品质——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坚韧不拔的创业毅力、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的由衷敬佩与礼赞。
10月28日,在青岛地铁安顺路车辆基地,由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专项小组设计打造的“企业家号”专列缓缓驶出,专列以红、金两色为基调,通过“开拓者说”“引领者说”“聚力者说”三个篇章,将企业家精神进行全面展示,充分拉近了企业家与民众的心理距离,为全社会尊重、爱护、支持企业家营造了浓厚氛围。

此外,通过一系列极具意义和情感的冲击力活动,向社会传递尊崇企业家的强烈信号。市委、市政府致企业家的一封信,是来自城市最高决策层的直接问候与激励;浮山湾沿海一线的“企业家日”主题灯光秀,是以城市最美天际线为幕布,上演的视觉致敬……这些举措,旨在塑造一种社会共识,让大家明白企业家不仅是城市经济的贡献者,同样也是奋斗在一线的拼搏者、奉献者,值得城市以节日之名给予精神礼遇。
将“内部赋能”延伸到“对标超越”
真正的尊重,还体现在为企业家提供持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的平台上。青岛的“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并未满足于内部的激励与赋能,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致力于帮助企业家打开视野、学习先进、提升格局。
“赓续企业家精神”板块下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演、银企茶座、出海专题培训、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培训、惠企先锋讲堂等,聚焦于企业家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而“赴先进城市对标提升活动”则更具深意。比如组织民营企业家、商协会代表赴福建晋江学习,进行现场体验式、沉浸式对标体悟,目的在于将“晋江经验”转化为“青岛创新”和“青岛实践”,更好助力企业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为企业家创造这样的机会,是对他们最长远、最实在的尊重。

(图源: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青岛企业家日”正在精心培育一种风气,这种风气,意味着在政府层面,是“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贴心服务;在社会层面,是理解创业艰辛、钦佩创新勇气、认可商业价值的广泛共识;在文化层面,是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崇尚实干的浓郁氛围。
当这种风气真正形成,它便不再是需要刻意强调的“活动”,而是内化为青岛的城市气质,成为吸引要素集聚、激发市场活力的强大磁场。这种“另类风景”,其魅力丝毫不亚于栈桥的回澜阁、八大关的万国建筑。因为,它关乎一座城市的未来活力与创造潜能。让尊重企业家的社会风尚,如同青岛啤酒的醇香、海尔海信的创新基因一样,成为青岛标识性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由此也彰显出青岛在尊重企业家、重视企业发展层面的认真与用心。
股票配资电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