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真有点意思。一个在日本航空自卫队干了十五年的老兵,立石明纪,突然站出来说,真要跟中国打,日本一个月都撑不住。这话说的,就像往一锅看着平静的油里扔了块冰,瞬间就炸了。可怪就怪在,这边前线的人刚说完丧气话,那边日本媒体,比如雅虎新闻,还在那儿高唱凯歌呢,标题写得那叫一个自信:《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新视角:中国进步显著,日本海空仍领先》。
一边是刀口舔过血的人告诉你“打不过,散了吧”,另一边是坐在空调房里的笔杆子们敲着键盘说“优势在我”。这场景,魔幻不魔幻?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观点分歧了,这简直就是两个平行世界。到底哪个才是真的?这背后藏着的,恐怕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现实和想象的巨大脱节。
在日本,尤其是在他们的舆论场里,总飘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品质神话”。他们有个根深蒂固的逻辑,叫“质量可以弥补数量的不足”。说白了就是,我们人是少,船是少,飞机也不多,但是,我们精啊!我们的装备是精品,我们的兵是精兵。你看我们海上自卫队,那“苍龙”级、“大鲸”级潜艇,安静得像深海里的幽灵,续航能力又超强,往你航母必经之路上一趴,就是天罗地网,谁也别想过去。
还有他们的空自飞行员,那更是神话里的神话。天天跟驻日美军一块儿飞,搞的都是高强度对抗,战术水平一流。他们看解放军飞行员,总觉得是“没打过仗的菜鸟”。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开惯了手动挡性能跑车的老司机,看着一个开自动挡家用车的新手,打心眼儿里就觉得你不行。
可问题是,时代变了。这套“品质神话”在今天冷冰冰的数字面前,真的有点站不住脚。咱们别的不说,就掰着指头算算账。海军总吨位,中国现在是日本的五倍,航母我们有三艘,福建舰还上了电磁弹射。日本呢?最能打的还是那几艘顶着直升机航母名头的“出云”级。这已经不是质量能弥补的问题了,这是体格上的碾压。
空军就更别提了。咱们的歼-20都两百多架了,满世界都知道。日本那边订的F-35A,到现在一半货都没收齐。要是算上所有战机的总数,差不多是九比一的差距。陆军人数更是差了八倍。你想想,数量差距大到这个地步,你那点所谓的“质量优势”,就算有,又能掀起多大浪花?一个武林高手,能打十个普通人,这我相信。但你让他去打一百个试试?
更要命的是,现代战争根本就不是让你玩一对一单挑的。你平台再好,技术再先进,在体系的碾压面前,可能都只是个漂亮的靶子。日本最自豪的“宙斯盾”系统,确实厉害,可它防的是以前那种导弹。现在中国拿出来的是鹰击-21这种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速度超过5马赫,等你雷达反应过来,导弹可能已经砸脸上了。这仗还怎么打?
这还只是战术层面的。战略上,中国已经把“反介入/区域拒止”这套体系玩得明明白白了。东风-17、东风-26,这些“航母杀手”把日本整个国土都覆盖得严严实实。日本是个岛国,这是它的命门,一点战略纵深都没有。所有重要的军事基地、港口、工业区,全都是明晃晃的靶子。真到了那一天,解放军可能连登陆都懒得考虑,直接来几轮“导弹洗地”,饱和式攻击,你整个防御体系可能就瘫了。
那位前自卫官还捅出来一个更让人哭笑不得的细节:他在空自干了15年,连训练用的弹药都抠抠搜搜,根本不够用。因为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的弹药储备常年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好多实弹训练都只能在模拟器上按按按钮。这种“键盘飞行员”,跟咱们这边动不动就搞全要素、实战化对抗演习的部队比起来,那差距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说到底,一场高强度的现代战争,打到最后,拼的不是一两件神兵利器,也不是几个王牌飞行员,而是整个国家的工业底子和战争潜力。这,才是日本最绝望的地方。中国有全世界独一份的最完整工业体系,军工生产早就不需要看别人脸色了。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一年能造一百多架先进战斗机,十几艘大型军舰,跟下饺子一样。反观日本,它的高端武器,命根子还攥在美国人手里。F-35坏了,自己都修不好,得送回美国娘家去。真打起来,补给线一断,那就是打一架少一架,打一艘沉一艘,根本没有补充。那个数据更夸张,说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0倍。这种工业巨兽一旦全力开动,那种战争潜力,是不可想象的。立石明纪担心的没错,战争一开打,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这些日本仅有的军工企业,绝对是第一波被点名的目标。
那为什么,面对这么大的差距,日本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觉得“我们能行”呢?说白了,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态,混杂着历史的惯性、现实的焦虑和媒体常年的信息塑造。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去正视那个曾经被自己踩在脚下的邻居,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自己需要仰望的巨人。2011年福岛核泄漏,自卫队居然以“有辐射风险”为由集体抗命,甚至有人当逃兵,最后还得靠美军陆战队去擦屁股。这一幕,跟2008年汶川地震,解放军“十五勇士”冒死盲跳的壮举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也暴露了两军在战斗意志上的巨大差异。
可这些,在日本的媒体上你是看不到的。他们选择性遗忘,然后不停地吹捧自卫队的“精锐”,贬低解放军的进步,给自己编织了一个信息茧房。很多日本人就在这个茧房里,真心觉得歼-20是山寨货,自家的潜艇天下无敌,背后还有美国大哥罩着,稳得很。
所以当中国的网友们看到这些言论,大多都乐了,评论区里都是一片轻松的调侃:“优势在倭,这剧本我看过”、“你们也开始研究胜利学了?”、“就是不知道美军印太司令部晓不晓得自己的队友这么猛?”
一边是抱着过去的荣光不肯撒手,用精神胜利法来掩盖内心的焦虑和心虚;另一边呢,是源于绝对实力的自信,看着对方的表演,只是会心一笑。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舆论氛围,背后其实就是两国国力和民族心态的真实写照。
说白了,日本所谓的“质量优势”,不过是讲给自己听的一个睡前故事,好让自己在巨大的现实压力面前,能睡得安稳点。真相是,今天的解放军,无论从哪个维度看,都已经不是自卫队可以碰瓷的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中国网友的一句评论,可能说到了根子上: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怎么才能让别人看得起,而是我们都已经这么克制了,外面的人怎么就不懂得感恩呢?
这可能才是日本最难理解,也最不愿接受的。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第一次,掌握在了一个最热爱和平、最讲道理的“老实人”手里。老实人一般不惹事,但这不代表你可以随便欺负。历史早就告诉我们了,千万别把老实人逼急了,真惹翻了,那可就不好办了。
股票配资电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